一般认为,乳状液的破坏需经历分层、絮凝、膜排水、聚结、破乳等过程,而且多数研究者把破乳机理集中在研究原油乳状液的界面膜上,并得出了一些假设。乃曼等人认为: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破乳剂的化学结构,而是它的胶体性质,破乳剂吸附在界面上改变了乳化剂的润湿性,促使它们从相界面转移到油相或水相中。
(1)相转移—反向变形机理:从热力学观点看,乳状液是不稳定体系,即使最稳定的乳状液其最终的平衡也应是两相分离,破乳只是方式和时间的差别而已。加人了破乳剂,发生了相转变,即能够生成与乳状液类型相反的破乳剂。这类破乳剂与憎水的乳化剂作用生成络合物,从而使乳化剂失去了乳化性能。这一机理对于水包油型比较实用。
(2)碰撞击破界面膜机理:在加热或搅拌的条件下,破乳剂有许多机会碰撞乳化液的界面膜或吸附于界面膜上,或排潜部分表面活性物质,从而击破界面膜,使其稳定性大大降低,发生了絮凝聚结而破乳。
(3)增溶机理:所使用的破乳剂,一个分子或少数几个分子即可形成胶束,这种高分子线团或胶束对乳化剂分子起到增溶作用,从而引起破乳作用。